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 >> 工作专题 >> 进基层
江西:上饶市以“四轮驱动”深化“扫黄打非”基层治理
来源:      发表时间:2025年07月22日 【字体:    

近年来,上饶市始终将“扫黄打非”作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抓手,通过“强基础、重联动、创特色、抓长效”四轮驱动,推动工作向基层延伸、向纵深发展。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:

一、坚持党建引领,夯实基层基础

以“党建引领+网格治理”为突破口,构建“市—县—乡—村”四级联动体系。余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“扫黄打非”融入日常活动,通过阵地整合、资源共享,形成“市场共治共管”格局;各地成立由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长牵头的“扫黄打非”专项工作机制,建立县、镇、村三级工作网络,确保责任落实。铅山县永平社区,通过“护苗”工作站结合社会实践,开展书法创作、非遗展示、普法宣传等活动,增强群众参与度。目前,全市共建成基层工作站2813个,形成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监管网络。

二、创新宣传载体,凝聚群众共识

宣传是激发群众参与的关键,注重以“群众语言”传递“扫黄打非”理念,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宣传格局:

一是阵地融合。余干县打造全省首个“扫黄打非”主题公园,通过展板、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“扫黄打非”知识;铅山县永平社区设立“护苗”实践基地,开展“绿书签”书法绘画活动50余场,覆盖青少年万余人次。

二是文化浸润。结合地方文化特色,编排“扫黄打非”快板、戏曲等文艺作品,组织“送戏下乡”“全民阅读”“送电影下乡”等活动,年均开展宣传300余场,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,不断扩大“扫黄打非”社会影响力,让群众充分了解非法出版物和不良信息的危害性。如横峰县打造“清风护苗”主题长廊,结合漫画、案例展示,让居民在休闲中学习鉴别非法出版物。    

三是贴近宣传。近年来,上饶在校园开展“护苗·绿书签”行动,组织“绿书签”海报设计征集和“绿书签·少儿阅读短视频演说”评选活动以及“小手拉大手”主题活动等,引导学生和家长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。2025年春节期间,组织“扫黄打非”灯谜竞猜活动,将法律知识融入传统民俗,参与群众达5万人次,相关报道被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头版刊登。在4.23世读书日和4.26世界知识产权日,联合城管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城市地标性建筑投放护苗主题灯光秀宣传活动,在全社会营造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深厚氛围。

三、强化联防联控,提升执法效能

针对基层执法力量分散的痛点,探索“区域协作+部门联动”模式:            

一是跨区域联防。2023年,与浙江衢州、福建南平、安徽黄山等地建立浙皖闽赣四省六地市“扫黄打非·一体化”区域联防协作合作协议,通过交叉检查、案件协查,消除监管盲区。2024年与黄山市、南平市长开展行政执法联合行动,检查书店、打字复印店、印刷企业等重点场所50余家,破获案件3起,有效净化边界文化环境

二是多部门协同。定期召开案件协调会等专题会议,联合公安、市监、邮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,重点打击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、网络侵权盗版等行为。2024年全市查处案件38起,基层协助发现案件线索5起,其中1起列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,收缴非法出版物5000余本。

三是全民共建共治。一方面,推动“扫黄打非+网格化管理”,依托综治网格平台,实现问题线索“发现—上报—处置—反馈”闭环管理。另一方面,结合乡村振兴,将抵制低俗文化、非法宗教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培育文明乡风。婺源县江湾镇将“扫黄打非”与旅游治理相结合,有效净化文旅市场环境。

四、聚焦长效治理,完善机制保障

一是责任压实。将“扫黄打非”纳入意识形态考核,确保责任到人、落实到位。

二是队伍培养。通过“以老带新”“案例研讨”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,年均培训基层网格员、志愿者超千人次,提升线索发现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三是激励创新。鼓励基层站点结合地域特色创新举措。信州、婺源、余干邮政支局将“扫黄打非”与反诈宣传结合,通过快递员入户发放资料1万余份,基层举报线索4起,延伸监管触角。


| | |
全国"扫黄打非"办公室 主办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40号 邮编:100052
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(信息中心) 承办
京ICP备19010669号-4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78号

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、Chrome、Firefox或360等浏览器浏览本网站
江西:上饶市以“四轮驱动”深化“扫黄打非”基层治理
来源:
发表时间:2025年07月22日

近年来,上饶市始终将“扫黄打非”作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抓手,通过“强基础、重联动、创特色、抓长效”四轮驱动,推动工作向基层延伸、向纵深发展。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:

一、坚持党建引领,夯实基层基础

以“党建引领+网格治理”为突破口,构建“市—县—乡—村”四级联动体系。余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“扫黄打非”融入日常活动,通过阵地整合、资源共享,形成“市场共治共管”格局;各地成立由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长牵头的“扫黄打非”专项工作机制,建立县、镇、村三级工作网络,确保责任落实。铅山县永平社区,通过“护苗”工作站结合社会实践,开展书法创作、非遗展示、普法宣传等活动,增强群众参与度。目前,全市共建成基层工作站2813个,形成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监管网络。

二、创新宣传载体,凝聚群众共识

宣传是激发群众参与的关键,注重以“群众语言”传递“扫黄打非”理念,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宣传格局:

一是阵地融合。余干县打造全省首个“扫黄打非”主题公园,通过展板、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“扫黄打非”知识;铅山县永平社区设立“护苗”实践基地,开展“绿书签”书法绘画活动50余场,覆盖青少年万余人次。

二是文化浸润。结合地方文化特色,编排“扫黄打非”快板、戏曲等文艺作品,组织“送戏下乡”“全民阅读”“送电影下乡”等活动,年均开展宣传300余场,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,不断扩大“扫黄打非”社会影响力,让群众充分了解非法出版物和不良信息的危害性。如横峰县打造“清风护苗”主题长廊,结合漫画、案例展示,让居民在休闲中学习鉴别非法出版物。    

三是贴近宣传。近年来,上饶在校园开展“护苗·绿书签”行动,组织“绿书签”海报设计征集和“绿书签·少儿阅读短视频演说”评选活动以及“小手拉大手”主题活动等,引导学生和家长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。2025年春节期间,组织“扫黄打非”灯谜竞猜活动,将法律知识融入传统民俗,参与群众达5万人次,相关报道被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头版刊登。在4.23世读书日和4.26世界知识产权日,联合城管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城市地标性建筑投放护苗主题灯光秀宣传活动,在全社会营造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深厚氛围。

三、强化联防联控,提升执法效能

针对基层执法力量分散的痛点,探索“区域协作+部门联动”模式:            

一是跨区域联防。2023年,与浙江衢州、福建南平、安徽黄山等地建立浙皖闽赣四省六地市“扫黄打非·一体化”区域联防协作合作协议,通过交叉检查、案件协查,消除监管盲区。2024年与黄山市、南平市长开展行政执法联合行动,检查书店、打字复印店、印刷企业等重点场所50余家,破获案件3起,有效净化边界文化环境

二是多部门协同。定期召开案件协调会等专题会议,联合公安、市监、邮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,重点打击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、网络侵权盗版等行为。2024年全市查处案件38起,基层协助发现案件线索5起,其中1起列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,收缴非法出版物5000余本。

三是全民共建共治。一方面,推动“扫黄打非+网格化管理”,依托综治网格平台,实现问题线索“发现—上报—处置—反馈”闭环管理。另一方面,结合乡村振兴,将抵制低俗文化、非法宗教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培育文明乡风。婺源县江湾镇将“扫黄打非”与旅游治理相结合,有效净化文旅市场环境。

四、聚焦长效治理,完善机制保障

一是责任压实。将“扫黄打非”纳入意识形态考核,确保责任到人、落实到位。

二是队伍培养。通过“以老带新”“案例研讨”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,年均培训基层网格员、志愿者超千人次,提升线索发现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三是激励创新。鼓励基层站点结合地域特色创新举措。信州、婺源、余干邮政支局将“扫黄打非”与反诈宣传结合,通过快递员入户发放资料1万余份,基层举报线索4起,延伸监管触角。


全国"扫黄打非"办公室 主办
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(信息中心) 承办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40号
邮编:100052

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、Chrome、Firefox或360等浏览器浏览本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