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营造清朗文化环境,柳州市各基层社区创新开展"扫黄打非·护苗"专题宣传活动,通过寓教于乐的沉浸式教育、立体化宣传网络和常态化监管机制,为青少年筑起一片清朗的文化晴空。
一、鱼峰区:多维度沉浸式教育体系
一是互动教育创新。窑埠、西船等社区联合关工小组,以“绿书签”艺术创作为载体,开展"护苗成长文明行"系列活动。针对孩子们日常接触较多的短视频、漫画等载体,以“扫黄打非我知道”公益宣传片开始,通过卡通形象“扫黄打非”小卫士桂小侠生动解析“黄”“非”危害,设置互动问答环节,引导青少年绘制“绿色阅读”主题画作,实现知识传递与艺术表达的有机融合。
二是立体化宣传矩阵。社区志愿者联合加合派出所民警、退役军人组成宣传小分队,入户发放《扫黄打非》手册,重点讲解网络不良信息识别技巧。特别针对短视频、漫画等青少年常用媒介,建立“正版识别指南”,传授盗版书籍辨别方法,形成家庭-社区-学校联动的立体防护网。
二、城中区:立体化宣传与监管并重
一是智慧宣传模式 。柳侯、前茅等社区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宣传体系:线上通过网格群发布典型案例,开展知识问答;线下组织“小课堂+现场解说+发放绿书签”的活动,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文案例,发放《青少年网络安全防护手册》,培养青少年“小小宣传员”的辐射效应。
二是文化市场专项整治。联合文化执法部门对辖区图书市场、文具店开展专项检查,重点排查涉暴力、色情等有害出版物及侵权盗版教材。通过建立商户信用档案、设置流动宣传点等举措,构建长效监管机制。
柳州市各基层社区活动累计覆盖青少年5000余人次,发放宣传资料1.2万份,检查经营单位300余家。通过"教育+监管"双轮驱动,有效提升居民文化安全意识,形成“人人参与护苗”的社会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