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梧州市“扫黄打非”战线坚持守正创新,聚焦重点难点,探索形成“123”工作法,坚决扫除各类文化垃圾,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。
一、紧扣“一条主线”,着力高擎旗帜,凝心铸魂
梧州市始终确保“扫黄打非”作为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,将意识形态工作与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同安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。一是统筹全局抓重点。组织召开全市“扫黄打非”工作会议,制定印发《“扫黄打非”行动方案》,举办业务培训班,重点专题部署“扫黄打非”工作任务。二是完善机制促落实。建立健全“扫黄打非”联席会议、信息共享、案件备案等工作机制,积极构建快速反应、上下联动、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。三是纳入考核提实效。将“扫黄打非”纳入意识形态督查、精神文明建设、平安建设等重要指标和绩效考评体系,拧紧履行“扫黄打非”主体责任链条。
二、打好“两场战役”,着力担当亮剑,敢于斗争
一是打好专项整治“攻坚战”。坚持网上净化和网下清查相结合、日常监管和明察暗访相结合,深入开展专项联合检查行动。2024年第一季度,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,检查各类出版物经营单位524家(次),收缴非法出版物7193册(本),线上清理网络有害信息310余条,切实维护网络空间风清气正。二是打好未成年人保护“持久战”。以“护苗”行动为牵引,严格按照“四有”标准,着力建阵地、创品牌、广宣传。试点建设梧州市新兴小学等13所“护苗”工作站,作为“护苗”行动主阵地。深入打造“叶子花开”法治建设、“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”、“非遗护苗润童心” 等“护苗”宣传工作品牌,不断筑牢织密“扫黄打非”青少年保护网。联合教育等部门结合“开学季”,通过主题班会、图片展、“绿书签”课堂、手抄报创作等形式,组织开展“护苗”宣传活动150余次,形成全社会关爱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。
三、坚持“三个聚焦”,着力守正创新,激浊扬清
一是聚焦案件查办。充分发挥“扫黄打非”统筹协作机制、增加暗访次数、移交案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、加强出版物鉴定认定工作等措施,强力推进“扫黄打非”案件查办工作。截至2024年5月,共查办案件39起。二是聚焦基层建设。印发《梧州市“扫黄打非”基层站点质量提升实施方案》,有效加强对基层工作站点的管理。高标准建设1055个“扫黄打非”基层工作站点、10个“扫黄打非”主题宣教园。深入推进邮政业开展“扫黄打非”基层站点建设,建成中国邮政南环邮政所等7个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站,使邮政快递业基层“扫黄打非”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、有人管、有成效。三是聚焦宣传引导。利用圩日、节庆等时间节点,结合“文化进万家”、“3·5学雷锋日”“3·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等活动开展“扫黄打非”进基层宣传120多次。广泛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“扫黄打非”工作,持续提升“扫黄打非”关注度,1月至5月,获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播“扫黄打非”信息40余条(次)。